有一个古老的禅道心印讲述了一位剑术大师如何帮助一位新手的故事。

“我大概需要多久能够成为像你那样的大师?” 学生问。

“大约十年,” 大师回答说。

“我没有那么长久的耐心,” 学生说。“我想快点。如果我特别努力,而且全力以赴地投入其中,需要多久可以达成目标?”

“好吧,三十年,” 大师说。

“但是这样的话,时间更长了,” 学生困惑地说。“我不是已经和你说过了吗,我很着急呀。”

“的确是这样,如果你急于达成目标的话,最终你将花费更多的时间。” 大师说,

几个世纪以来,当学生们谈论师徒制时,总是抓不住要点。这种情况经常误导包括我在内的年轻人。曾几何时,我遇到过几位导师,他们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喜欢采用特立独行的做法,致使我一开始就迷失了方向,最终丧失了成长的机会。不管怎样,我现在每天都会收到大量来自年轻人的电子邮件,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师徒制方面的建议。

在他们的来信中,他们对于师徒制的观点和认识,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的错误。因此,如果你正在寻求、建立以及维系一种师徒关系的话,以下可能是一些有效的建议:

师徒关系的要点在于你做些什么,而不是你会得到什么

换言之,就像其他所有的关系那样,师徒制或者说师徒关系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师徒关系是一种灵活的非正式关系,这种关系的外在形态会因人、因事以及领域的不同而不同。

在你不断探求这种师徒关系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文字记录。无需刻意让什么人成为你的导师,甚至不用谈及这种师友关系。有时候,没人会主动站出来,表明你们之间的明确关系,但是事情的最终结果却可能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师徒制就是这样一种运行机制,它一直在发挥着作用,但是并不以一种契约的形式体现。

师徒关系,就像所有的关系一样,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

为你所得到的东西,给予尽可能多的回报

谢丽尔·桑德伯格曾经讲过:“我们不应该向年轻人说,‘找到你自己的良师益友,你就会有出色的表现’,而应该说,‘表现出色,你才会找到你自己的良师益友’”。 成功人士通常对于时间非常珍惜。他们之所以选择你,是因为你值得他们投入精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对他们来说,也能得到诸多好处。

所以,请仔细考量你能为别人做些什么,尽管有时这种交换不完全对称,但是这将会成为你们(师徒)之间的共同利益。那些企业家、创新者总在找寻下一件大事。他们希望你成功和愿意帮助的潜在原因,对他们而言,就如同帮助他们自己一样。即使因为这种帮助而收获的利益和好处,仅仅体现在你带给他们的那种积极能量,或者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上。导师无法期待你取得超出你自己意愿之外的成就,在你日常工作和学习上,你应该表现出你对成功的渴望和专注的态度。

有一个建议对我自己非常有效:给你的导师提供有趣的文章、链接以及相关资讯。与你的导师相比,你可能相对清闲一些,因此多出来的这部分时间,最好花费在查找和检索相关信息上。如果你能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暂时放到次要位置,你就会成为各种有趣的新资讯、新趋势和新机会的重要来源。我总是所求甚多,但同时我会对此给予相应的回报。

请把自我深藏心中

我认为,激情就是精神错乱和机能失调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极其自私和情绪化。这没什么令人惊讶的,很多年轻人读到这里自然有所察觉。我特别不喜欢和有些人一起工作,他们对于必要的意见反馈太过敏感,太容易受到伤害,太过于固执地坚守自己已有工作(学习)方式和方法。

由于年轻引发的狂躁症患者经常会在半夜两点给你发一封三千多字的电子邮件。聚会时因为紧张,故意让自己喝醉。工作时因为害怕承担责任,总是试图隐藏错误。因为暂时落后或者没有受到鼓励和表扬,立刻宣布退出。因为坚持己见或者过度自大,在一件事上喋喋不休。这些脆弱的情感难免是一种情感浪费。如果你正深陷上述(类似)情景,你很难获得其他人的帮助和指导。

你的个人生活于我们谈论的话题完全无关。这些借口并不能让你飞黄腾达。如果有人要求你完成一项工作,请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好了。如果这样意味着加班或者需要付出额外努力,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没人在意你正在做些什么,或者至少,其他人并不需要了解这些。

你的个人生活和兴趣与此无关。

如果你能静下心来仔细观察,而不是急于寻求帮助,我相信你最终会找到你的良师益友。如果你能在无人喝彩和感谢的情况下持续做出贡献,你就有可能会让你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才,到那时,你自然会理解大师们做事一般都是出于兴趣的内在原因了。如果你不断努力,不断调试自我,你会得到很多很多机会。

事实就是这样,很多人期待成就自我,他们希望借助师徒制这种模式获得更多知识和经验,但就我所知,你们会遭遇各种阻碍。其中某些阻碍我自己也无法躲开,实际上,我在过去遭遇尴尬情景的次数就很多,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极力避免诸如此类事情的发生,因为有些阻碍完全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