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自从上次拿P车跑完不限车的比赛,我和孩子妈都陷入了沉思。我觉得孩子已经很努力跑得不错了,但是出于装备的碾压,成绩并不是很理想。

而且训练的时候,教练也跟我们说,感觉孩子跑的还可以,基本体能,骑车动作都不错,注意力也很集中。但是P车的车架太大了,孩子身长臂展暂时还不够,所以姿势总有些怪异,影响她的速度。于是我萌生了换S车的想法。

细节不表,总之我换车了O(∩_∩)O

换车以后,我跟孩子妈一致商量,觉得孩子目前还是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改进,而且刚换车,也需要熟悉熟悉车子。所以我们开始了一个半月的蛰伏。

在这一个半月里,我就是带着孩子上课,跑赛道,纠问题,继续上课,跑赛道,找问题;不断的重复重复再重复。

俱乐部的赛道卡是一个半小时的时长,当时我就给孩子制定了一个训练积分制。

每次训练,赛道计时一圈,70秒以上不计分,60-70计一分,55-60计两分,50-55计三分,必须至少跑三圈才能休息喝水上厕所,累积三十分就下课。

最开始的时候,她基本上一场下来要跑二十六七圈,而且跑不到三分。但是几个星期以后,她就基本二十圈左右就能解决战斗了,而且状态好的话,有冲击三分的可能。可喜可贺^o^/

当然,针对训练强度问题,我在这段训练期间,跟教练讨论,以及到各大学术周刊上查阅了一些医学相关资料。

有很多家长总是抱怨,哎呀,这么小就让孩子跑这么长时间,累死了;这么小就练专项体育,不利于骨骼发育,影响以后生长。

可是你想想,你把孩子丢到游乐场里,她上串下跳的可以玩一下午,就运动量而言,不比我骑车更大?也没见你让他在游乐场里坐着,不许到处乱跑呀!

所以我觉得,这不是一个能不能,而是一个你如何让他能的故事。

我觉得只要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及时拉伸,运动量不超过她这个年龄所能承受的一个合理范围,循序渐进的训练,就没有任何问题。

闲话不多扯,回归主题。

练了一个半月了,我和孩子妈都觉得自己练得还算可以,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了。正好驻马店的一个俱乐部邀请我们俱乐部组团去比赛,我们也想检验一下训练的水平,也就蹭着蹭着一起去了。

比赛过程,好像也没有太多好言语的。

赛前,我和孩子妈还一直很担心我们实力到底怎么样,一个多月就光埋头练,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准备好了。

比赛过程倒是很轻松加愉快,基本就是两个弯以后,一骑绝尘,别人连车尾灯都看不到了。

如愿拿到了冠军,奖励了她一根雪糕,然后坐在赛场边开始为俱乐部其他的小伙伴们加油o(^▽^)┛

我作为家长也挺开心的,四周恭维之声不绝于耳,让我似乎有些飘飘然了,也为日后滑铁卢埋下伏笔。

因为这一次在驻马店跑得挺好的,而且也没遇到太多的阻碍。所以当过了几周赛事群里传来驻马店另一个俱乐部要办赛的消息后,我就悄么么的报了比赛,想着过去随便跑跑,再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添加一金。

在我自己心里,我已经幻想着我们过去,随便跑两把,随便拿个奖杯,随便领个奖品,就可以打道回府了。结果现实无情的给了我一巴掌。

赛前,主办方公布的信息里,我就隐约感觉有些不对劲。

主办方说是室内场,但是我看到的是水泥地篮球场地面,室内篮球场怎么着都不会是水泥地吧;而且主办方说六条长直道,我查过,标准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怎么看都不像能摆下六条“长”直道的样子。

到了现场,就全明白了。

所谓室内场,还真是室内;无顶棚的露天室内运动馆,正好比赛当天还在下小雨,篮球场上还有少量渍水呢,这室内和我所理解的室内还真是千差万别,主办方抠字眼功夫可真了的。

赛道也的确是六条直道,但是绝对不长,每条直道不到30米。而且特别窄,我估计最宽不超过3米,并排四个小朋友骑得几乎要肩碰肩了。毕竟就一个篮球场那么大,你还想摆六条直道,呵呵。

最关键的是,在一周前的车聚上,当时的车聚场地也是跟这一摸一样的一个喷漆水泥篮球场。车聚前也是下了场小雨,地面湿滑,车聚时,孩子摔了七八次,已经摔怕了。

在开始比赛前,我心里已经特别的七上八下了,赛前主办方的宣传又是室内,又是大直道跑尽兴的,结果这完全的货不对板。而且我肉眼都看得出来孩子对这个地面的恐惧之情。

我只能一遍遍的拿脚在地上磨给孩子看,打肿脸充胖子的跟孩子说:你看,虽然看起来地跟上次那个地是一样的,但是其实不一样哦,这个地一点都不滑哟,放心大胆地跑!

然后我还在赛场边做了一个奔跑加急停的示范;嗯,不出意外的,我差点滑摔了。这TM赛没法比了!!!

比赛结果,不用多说,惨不忍睹。

我看着我的孩子,在前两个直道遥遥领先,然后每次要过弯的时候,孩子就减速,车子都快刹停了,再散步般的溜达过去,然后进入直线再加速冲起来。这么玩是没前途的,三四个弯以后,就会被反超,然后遗憾落败。

初赛,复活赛,回家。回家路上,巨大的心理落差,让我实在忍不住吼了孩子,吼得她哇哇的哭。

但是吼完她,我还是很后悔的。我觉得吧,从主观上来说,这场比赛办赛水平太低,体验极差,这个破场地限制了我们的发挥。从客观上来讲,上次的轻松获胜让我盲目自大,最近放松了对她的训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孩子的硬实力,是一回事。但是临场还是要看发挥,看孩子的状态。所以练车不能光练上限,还得练下限;包括临场如何调节孩子的状态,这都是门学问。

虽然这场比赛不如意了,但是我从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待提升的地方,也不算全无收获吧,哈哈。

比如说,我现在就坚定了一点,小赛不要报,太稀烂;钱也花了,还玩得一脸不爽,真是花钱买罪受。